你知道吗?鱼类放养技术不仅仅是一个鱼类放养技术,它是一种生活态度。不信?继续看下去。
鱼类放养技术一、放养模式养殖模式主要是稻田养殖和池塘养殖。
稻田养殖主要是鱼类生长在稻田水体中完成,充分利用水体空间,鱼类排泄物可以肥水,改善稻田生态环境,稻秆可以喂鱼,可谓一举两得。
池塘养殖主要是以高产、高效为目标,利用池塘空间、饵料生物、人工投入饵料,饲养经济鱼类,从而获得高产、稳产的一种养殖方式。
二、鱼种放养鱼种来源主要有自行培育和从外地引进两种途径。
一般来讲,凡是能够进行池塘养殖的地区,都可以用来培育鱼种。
在鱼种培育过程中,除了考虑饲料、水源、水质等因素外,还要根据主养鱼的长势和当地气候条件,确定鱼种的大小和放养密度。
在放养过程中,一定要严格执行“三证”俱全的规定。
要选用适应本地水域条件的优良品种。
要求规格整齐,无病无伤。
对非本地适口鱼类可适当搭配放养,以改善池塘生态环境,充分利用饵料资源。
不同鱼种之间应有互相依存的关系,切忌种间关系紧张(如凶猛鱼和活动缓慢的鱼混养在一起),以免出现相残或抢食激烈而咬伤个体现象发生。
此外池塘放养前应对池塘进行清整消毒。
待药物毒性消失后及时注水。
养殖初期还应注重饲料的质量,尤其是前几周水温低、鱼的摄食量小。
要保证投喂的饲料适口性好,营养价值高。
随着气温和水温的逐渐升高,鱼的食量增大,饲料也应适当增加。
同时要合理投喂颗粒饲料和青饲料。
颗粒饲料营养全面,能量转化率高;青饲料富含蛋白质和维生素,有利于鱼的消化吸收。
一般日投饵量应控制在鱼体总重量的5~10%。
并分少量多餐投喂。
三、饲料投喂池塘养殖的饲料来源主要是人工配合饲料。
其特点是营养全面,饲养效果好。
投饲量必须根据天气、水质、水温、鱼类活动情况及时调整。
一般日投饵量应控制在鱼体总重量的5~10%左右。
并分少量多餐投喂。
池塘养殖应坚持每天巡塘,注意观察鱼类活动、吃食情况,定期更换池水,严格控制投饵量,避免浪费和防止水质恶化。
在饲料投喂过程中要注意以下问题:一是严格控制投喂量,避免盲目投饵;二是合理安排投喂时间与次数;三是选择营养全面的饲料;四是坚持“四定”投喂原则;五是及时分池饲养管理。
四、水质管理池塘养殖水质的好坏直接影响到鱼类的生长和存活。
水质调控主要通过加注新水、适时换水、合理使用增氧机以及使用水质改良剂等措施进行调节。
当水质恶化时应及时加注新水或换水以保持水质清新;在鱼类生长旺季要适时开动增氧机以防缺氧泛塘;同时还要合理使用水质改良剂以改善水质;此外还要注意鱼病防治工作,一旦发现异常情况应及时诊断并采取相应措施处理。
总之,在池塘养殖过程中应科学合理地确定放养模式、放养量和放养种类,并注意选择优良饲料、合理投喂饲料、加强水质管理以及做好鱼病防治工作。
这样才能获得高产稳产和提高经济效益。
同时还要积极推广稻田养殖技术,提高养殖效益和促进农民增收致富。
参考文献:《水产养殖业发展探讨》王仁杰等,《湖南畜牧兽医学校学报》《水产动物营养与饲料研究进展》杜玲等,《现代渔业信息》《不同池塘类型高密度混养试验》龚继红等,《江西水产科技》。
文章到这里就结束了,但鱼类放养技术的精彩还在继续。如果你也想成为其中的一员,那就赶紧行动吧!